AI冲击下的软件测试行业:不是淘汰,是不再需要你

各位同事、朋友,今天我来跟大家聊一场很现实、甚至有些残酷的事情。

不是关于未来,而是关于正在发生的现在

不是关于变化,而是关于消失

今天的主题叫:

“AI冲击下的测试行业:不是淘汰你,是根本不需要你了。”

你没听错,连“被淘汰”都算一种体面。而现在的测试行业,在很多公司眼里,连‘淘汰’这步都省了,直接就是‘不设岗’。

而这一切,仅仅过去了一年。

AI到底干掉了什么?

我们来看看AI在测试行业干了些什么。

  • GPT写测试用例,6秒2000条,你写一个月也写不出来这么多。
  • Copilot X帮你写测试脚本,还会边运行边优化,你还在调逻辑、查小括号?
  • AWS AI压力测试服务,成本是人类测试的1/10,吞吐还翻倍。
  • 测试报告?AI不仅生成报告,还附带修复建议。项目经理看一眼就能转给开发上线。

说白了,你还在操作鼠标,AI已经把测试全流程从需求分析做到报告收尾了。

而你在这中间,干嘛的?你甚至都插不上手

企业已经不想养你了

现在企业的招聘逻辑变了。

招聘测试岗位,Job Description 是这样的:

  • “掌握Prompt工程”
  • “有大模型微调经验”
  • “具备AI测试助手协同能力”
  • “能配合AI平台实现全流程自动化”

你看到了吗?没有一个字提你会不会写脚本。

因为企业不再需要你“写”,只需要你“调”AI去写。

你还在纠结Selenium怎么写断言,企业在用GPT一键生成Playwright脚本。

这不是升级的问题,这叫换代。

手工测试已死,自动化也悬

很多人还活在2015年。

觉得:“测试行业不会灭,我们还有自动化,我们还有探索,还有执行。”

对不起,AI在这些方面已经不需要你了:

  • 功能回归测试?AI直接对比代码变更+用例覆盖率跑一遍。
  • 脚本维护?AI比你自己还清楚哪一段该怎么重构。
  • API测试?AI连接口文档都能根据Swagger自动生成测试流。
  • Bug复现?AI直接播放录像+日志分析+调试建议。

测试的核心任务,在AI面前都变成了“配置权限”和“审查结果”。

你以为你是工程师,实际上你已经快变成数据标注员了。

“培训转行”的血坑现场

我们再来看看培训圈在搞什么。

骗术一:内容过时

  • 还在教Postman,企业已经全自动生成API测试流。
  • 还在讲TensorFlow 1.0,业界都上OpenAI SDK和LoRA微调了。

骗术二:包装过度

  • “学AI测试,零基础3个月年薪30万?”
  • 实际课程:不会调ChatGPT API,不懂模型指令,不识prompt构造。

骗术三:伪造成功案例

  • 转行成功?95%是985/211计算机伪装成“零基础”
  • 高薪截图?80%是P的,剩下的20%是内部员工的offer单。

你以为你也可以上岸,实际上你被当成了“韭菜复利工具”。

花5万,学个不会用的AI测试,最后投简历还被AI面试官秒拒。

幸存者偏差的真相

你刷到一个帖子:

“非科班转行测试,月薪3万,感谢老师指导。”

但你不知道的是:

  • 他是复旦毕业的,只是培训机构叫他假装“零基础”卖课。
  • 那张Offer图,是P的,根本没落款公司和薪酬结构。
  • 实际上,那批真正转行失败的、早就删号不发声了。

你看到的成功,是平台让你看到的;你没看到的尸体,埋在统计局后面的回车键里。

你不是失败了,你只是被系统性忽视了

AI时代的幸存者逻辑

来,我们说点正经事:活下来的测试,都有什么特点?

  • 会提示词编写,懂Prompt设计
  • 会配合大模型进行指令调优
  • 熟练使用AI测试工具链(不是点,是链!)
  • 从“测试执行者” → “测试设计师” → “AI测试编排员”

别再纠结“我能不能转行”,你该问的是:

我还有什么技能,是AI目前做不到的?

而不是:

“这轮又裁到我了吗?”

不同群体的建议(残酷,但有用)

  • 非科班、0基础
    不建议再报测试班。不是你学不会,而是你学会了也没人要。你不是不好,而是这个工种不再需要“新人”。
  • 已在职测试从业者
    请立刻启动自救:学Prompt工程、熟悉LangChain、掌握AI测试辅助插件(GPT、Copilot、Aider等)。这是最后的窗口期
  • 30岁以上转型者
    想清楚,可能你技术没问题,但年龄歧视+AI产出压缩,企业不会等你上手。别硬冲,可以考虑管理、项目、流程设计、甚至转岗。
  • 仍想坚持测试方向的人
    走“测试开发工程师 + AI链路整合”路线。不是写脚本,是调AI工具写你要的测试脚本。

总结:2025年测试的真相

  • GPT能写测试、Copilot能调脚本、Claude能输出报告、AWS能跑性能……
  • 所以你问自己一句话就够了:

“我做的事情,有哪一项,是AI目前做不到、而且成本还比我高的吗?”

如果没有,你就已经是被动失业者了。

测试这个岗位并不是“死了”,它只是变成了AI主导的角色,而人类只是辅助。

而你要做的,不是抢回岗位,而是跳上AI的肩膀一起卷别人。

结尾金句

你不是不努力,
你只是,不再被需要。

未来不是测试没了,
而是写测试的,是AI,
调测试的,是AI,
看测试结果的,还是AI。

你在做什么?

“我还在整理昨天的测试日报。”
而AI,已经完成了你明天的任务。

“我说了这么多,如果你觉得难受,不要压抑——
难受说明你还想活下去。”

来源链接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longronglang/p/18996487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支持一下吧
点赞7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请文明发言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快捷回复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