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读 GB/T 39788 – 2021 与 GB/T 38639 – 2020:系统与软件工程关键测试标准解析

GB/T 39788-2021《系统与软件工程 性能测试方法》

  • 范围:本标准规定了系统与软件工程中的性能测试方法,包括性能测试的过程、性能测试的类型、性能测试的指标、性能测试的环境、性能测试的用例设计、性能测试的执行和结果分析等方面。适用于系统与软件的性能测试活动,为性能测试的策划、设计、执行和结果评估提供了规范和指导。
  • 性能测试过程
    1. 测试计划:明确测试目标、范围、策略、资源需求等,确定性能测试的场景和关键性能指标。
    2. 测试设计:根据测试计划,设计性能测试用例,包括输入数据、操作步骤、预期结果等,同时确定性能测试的负载模型和测试环境配置。
    3. 测试执行:按照测试设计,在指定的测试环境中执行性能测试用例,收集性能测试数据,包括响应时间、吞吐量、资源利用率等。
    4. 结果分析:对收集到的性能测试数据进行分析,判断系统或软件是否满足性能要求,识别性能瓶颈和潜在的问题,并提出改进建议。
  • 性能测试类型
    • 负载测试:通过逐步增加系统负载,测试系统在不同负载水平下的性能表现,确定系统的最大负载能力和性能瓶颈。
    • 压力测试:在超过系统正常负载的情况下,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,评估系统在高负载下的容错能力和恢复能力。
    • 容量测试:测试系统在处理大量数据或并发用户时的性能表现,确定系统的容量极限和可扩展性。
    • 配置测试:通过改变系统的硬件、软件、网络等配置,测试不同配置下系统的性能表现,确定最佳配置方案。
  • 性能测试指标
    • 响应时间:指从用户发出请求到系统响应请求所需要的时间,包括网络传输时间、服务器处理时间等。
    • 吞吐量: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量或数据量,通常用每秒事务数(TPS)或每秒字节数(BPS)来表示。
    • 资源利用率: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,如CPU利用率、内存利用率、磁盘I/O利用率、网络带宽利用率等。
    • 并发用户数:指同时访问系统的用户数量,是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。

GB/T 38639-2020《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组合测试方法》

  • 范围:该标准规定了软件组合测试的方法和过程,包括组合测试的基本概念、组合测试的模型、组合测试的用例生成、组合测试的执行和结果分析等内容。适用于系统与软件的组合测试活动,为组合测试的策划、设计、执行和结果评估提供了规范和指导。
  • 组合测试基本概念:组合测试是一种基于组合设计的软件测试方法,旨在通过对软件系统中多个输入参数或组件的组合进行测试,发现软件系统中的缺陷和故障。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,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率。
  • 组合测试模型
    • 基于参数的组合测试模型:将软件系统的输入参数作为组合测试的对象,通过对参数的取值组合进行测试,发现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。
    • 基于组件的组合测试模型:将软件系统的组件作为组合测试的对象,通过对组件的组合进行测试,发现组件之间的接口和交互问题。
  • 组合测试用例生成
    • 基于数学方法的用例生成:如正交表法、覆盖阵列法等,通过数学算法生成满足一定覆盖要求的测试用例组合。
    •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用例生成:如遗传算法、模拟退火算法等,通过启发式搜索算法生成优化的测试用例组合。
    • 基于模型的用例生成:根据软件系统的模型,如状态机模型、数据流模型等,生成覆盖模型中各种情况的测试用例组合。
  • 组合测试执行和结果分析
    • 执行:按照生成的组合测试用例,在指定的测试环境中执行测试,记录测试结果。
    • 结果分析: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,判断软件系统是否存在缺陷和故障,识别缺陷的原因和影响范围,提出改进建议。同时,根据测试结果评估组合测试的有效性和覆盖率,为后续的测试活动提供参考。

来源链接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java-note/p/18641010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没有回复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