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ary 是从 2024.12.04(noip 结束)开始写的,我的 cnblogs 大改是在 2025.02.14,所以我把这之间一段时间划为了一个部分。
但是现在看起来大部分内容写的有点抽象了,而且很多时候还因为 noip 炸了写的很负面。
所以我截取了我认为有用的部分留在这里,剩下的就只留给我自己了。
或者说,也可以认为,这又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。
2024.12.05:
实际上 boruvka 是十分优美的一个东西。
虽然往往只直接把复杂度当作 \(\mathcal{O}(f(n, m)\log n)\)(\(f(n, m)\) 通常就是一个关于 \(n, m\) 的多项式,视做法而定),但是还是要考虑下为什么的。
这是因为在最劣情况下如果每次找最小边都是双向边,所以才会使得每次连通块数 \(/ 2\) 的,轮数 \(\mathcal{O}(\log n)\)。但是实际上抛弃死板的复杂度,从每一步去入手能得到更优美的性质。
其实也就是去深究一下每一步缩连通块的情况。
2024.12.06:
感觉出题通常分为两个流派。
一个是从 trick 入手,也就是可能是通过解法来反推题目。
但这样子容易误判题目难度吧,或者说是,忽略掉一些更优美的解?还有一种就是单纯从生活获取灵感来着,其实我感觉这样出题会对一些,而且可能更有意思(?)。
毕竟这个时候已经是作为一个做题者来思考问题了,可能会思考的更加全面吧。但是我这样子编出来的题大多要么简单要么不可做/难过。
(2025.02.15 注:并非如此)
2024.12.10:
今天中午闲着没事翻了翻班上要求订的杂志。
里面大致是说,把很多东西收藏了却不去看一眼,会带来很多麻烦。
想一想我觉得这很对!所以我也应该养成看一题做一题的习惯。
2024.12.22:
感觉写题解还是得趁热打铁。
不然越后面越没有兴趣写之前的题解。后面的自己 be like:
欸要不写下这题题解吧,欸这题有啥意义来着?
(经过自己评判,其实就是摆了)感觉不写也没事,就不写了吧。
2024.12.27:
今天自己捣鼓出了根据 dfs 序来 dp 的东东(递归被卡常)。
for (int i = 1; i <= n; i++) { ins(dfp[i]), stk[++top] = dfp[i]; while (rdfn[stk[top]] == i) del(stk[top--]); }
(2025.02.16 注:维护括号序更好写)
2025.01.01:
看了下 Pt t2 题解,学到了些厉害东西。
额首先是,我不是很明白这个 slope trick 在哪了,我觉得这不是很 slope trick 阿。
我觉得是很厉害的一点是:
对于序列加,序列拼接,用差分来维护,就只需要在拼接的时候修改这一个点的差分信息了。
感觉也是极大化的运用已有信息的一个例子。当然实际上题解的做法应该只需要知道“存在一个分割点 p,满足 \(j≤p\) 的 \(\min\) 取到前者,\(j>p\) 的取到后者。”
因为实际上知道这样的话也可以直接用可持久化平衡树维护 \(f\) 数组,只是要维护一个区间加的 tag 罢了。
然后就可以直接标记永久化一下,应该就是一样了的吧?(2025.02.16 注:确实挺厉害,比如 wc2025 t3,虽然我不是用的这个做法)
2025.01.02:
其实感觉写题解要写细一点,这样子就可以反思自己在想这题时“直观 / 看一眼就知道的”一些结论 / 维护方式本质是由什么得到的。
我觉得这样子才能去剥开这个解法的本质阿。
2025.01.03:
感觉我的思维似乎有点固化了来着,必须要调整一下了!
感觉主要是,额,还是不要成为一个 trick 机器这种的吧,而是变成一些动态的思考方式,能够灵活运用的这种。
我猜应该是的,感觉还是得多挖掘一些深层次的内在阿。
2025.02.05 & 06:
每次都是一到场后给别人讲就意识到了错误,真得改改。
还是得让自己少处于一个红温的状态,但是我现在怎么说都是没用的阿,毕竟真红温了就不太能冷静下来了。
其实我在 pkuwc 和 noiwc 是尝试了在草稿纸上写字告诉自己要保持冷静,怎么说?还是有点用的。我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。
在代码的一部分会出错时,我通常是基于原代码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。
但这个时候有时候脑抽,就容易漏掉一些原代码的问题。
所以是不是直接重构还更好呢?我在 noip 后说我自己打炸了的原因是太摆了。
其实我觉得不是,我 noip 前的时间根本没咋摆,除了确实不写代码而且喜欢换题有点 sb,每天的思考量还是足的。现在想了想其实感觉还是心态问题。
毕竟上一次的 noip 是抱着一种暴力选手的心态去打的,结局是确实是一个暴力选手的分,但是分出奇的很多,排名看起来很好看。
而这次 noip 明显我的水平有了很多提升,所以我是抱着一种,不能打的比以前差的心态去打的。
这种肯定会出问题的,我会把我自己和以前的拿去对比啥啥啥的,但是实际上现在的我才是我,我肯定还是要,抛弃掉过去的那些吧。顺带一提,其实当时不咋打模拟赛的原因可能也是心态问题。
因为我总是害怕打炸垫底这些的,毕竟我的成绩在机房里面应该还是算比较好的(
所以我每场模拟赛都不敢冲,因为如果拼尽全力还打得烂就会觉得羞耻。
当然这肯定是错的,至于错哪了不言而喻好吧。但怎么说呢,感觉 noip 炸了一下挺好的。
通过这个契机,我用了更多时间去剖析自己,是吧。
而且不得不说,在 noip 后,我的心态明显变好了!现在感觉更平淡了(。
2025.02.10:
我感觉我一直对题目选讲持一种这样的态度:
- 讲时适当听。
- 讲后认真听回放。
讲题给的思考时间完全不够,每次想了一些就直接给讲完了真的很流汗。
可能我还是挺需要自主思考的,我更偏向于想一些,想不出来了就看下讲题人怎么讲的,然后继续推。我觉得这样子才是恰当的方式阿!
不然我觉得啥关键点都没想到,光听个讲题人一顿讲,然后喔我会了!
这个太没有成就感了,那我感觉我就是一个写代码的机器,他给我说思路我负责实现罢了。
如果要写个题解总结啥的,全都是他讲的我要理清思路还得重新来过,那还不如我自己想呢。
还是说我只记下他所说的 trick,成为一个复读机?这也太搞笑了把。
2025.02.12:
一些所谓的“黑题”根本没有我所想的那么困难。
我也不应该在看到这种颜色就心生退鼓,是吧?周末在家里刷 B 站看到如何避免自己太喜欢看手机。
一个办法就是把社交平台都放在一个很偏的位置,并且标注上一些负面的影响。
这样子就能在自己想摸的时候,留给自己一点短暂的清醒的时间。
感觉理论来说还是有用的,但是我还没试过,这周末回家就用来实践了。
(2025.02.16 注:很有用)
2025.02.16(好吧其实是我自己看完 30 多个 diary 有感而发):
班上 whk 氛围一直极为抽象,总是有 sb 狗叫,老师也是如管。
机房也有 sb,但至少我附近是正常人。
来源链接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rizynvu/p/18717698
没有回复内容